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馬建寧 文/圖)寧夏移動持續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心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構建“連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全力推進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發新動能,持續為各行業的轉型發展注智賦能。
9月12日,記者看到,被列入自治區“十四五”期間樞紐建設重大工程的中國移動(寧夏中衛)數據中心二期工程建設正酣,據中國移動(寧夏中衛)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卲平介紹,目前二期一階段項目已按計劃開工建設,機房建筑面積19000㎡,建設高功率2130架,折合2.5KW標準機柜超過6000架,計劃于2023年三季末全部具備投產條件。二期項目也是中衛市政府2022年的重點項目,是寧夏移動履行通信企業責任、推動西部云基地項目建設的重要舉措,二期的投產將為承接東部算力西移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據悉,中國移動(寧夏中衛)數據中心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布局的超大型數據中心之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國家數據中心(中衛)集群內,2018年6月正式投產,占地面積195畝,設計總量18000個機柜,可承載28.8萬臺服務器,根據規劃分期建設。項目總投資130.45億,一期已完成投資25.85億,物理機架達4500架,折合2.5KW標準機架超過10000架,目前裝機率超過90%,已經成為中衛起步區內裝機量最多的數據中心。網絡層面,2019年中國移動就已經將中衛升級成為國家級骨干節點,地位等同于北上廣,公司打造的全光高速網絡,已經直連了全國26個省重點城市,跨省傳輸帶寬7.2T;互聯網出口帶寬9.2T,占全區的70%以上。
近年來,中國移動寧夏公司大力發展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已在全區形成“3+5”的數據中心布局,即以銀川、中衛的3座數據中心為一級節點,在5個地市建設二級節點,形成立足西北,面向全國的服務能力。能夠為行業客戶提供核心節點、同城災備、異地災備等多種服務模式,全力打造適度超前、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及云網算力集群,發揮算力產業“經濟引擎”和“一業帶百業”作用。
動力保障方面,中國移動(寧夏中衛)數據中心采用雙路市電引入、配置安全可靠的2N架構 UPS系統、應急發電機組,為客戶提供最高99.999%的電力安全保障。綠色節能方面,園區采用高能效制冷機組、循環水泵等高效節能的硬件以及DCIM等節能軟件的配套使用。同時冷源系統采用冷機+板換+冷卻塔的結合方式,氣溫較高時使用冷機模式、氣溫較低時采用板換模式,投運后整個園區的全年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可降低至1.27。
在網絡基礎能力做到極致的同時,寧夏移動開始打造網絡的扁平化、協議精簡化,規劃“12580”算力網絡低時延圈建設,即實現銀川中衛城市內、銀川中衛城市間時延低于1ms,寧夏城市群2ms,輻射西北5ms,輻射京津冀8ms,輻射長三角15ms、粵港澳20ms,0丟包0抖動的高品質網絡,以此來提升寧夏樞紐對東部客戶的吸引力。